安全月教育视频观后感
6月10日,云南尖峰组织员工分三个时间段观看了安全教育视频。入尖峰多年,参加过大小培训无数,但这次的教育视频却让我印象深刻,其中不少材料都是事故现场的监控原件,清楚地反映出了事故发生的三隐患,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环境和管理上的缺陷,三方的不足直接导致事故发生并体现得淋漓尽致。
故事情节一:小王进入工厂上班,因主管是亲戚,觉得有事会罩着他,于是上班置规章于不顾,麻痹大意,安全教育时玩手机,主管再三怒斥教育,依然我行我素,最终头破血流、绷带缠身,追悔莫及。
如果当初小王能听取主管的教育,认真学习安全操作规程,并遵章守纪,严格落实,就不需要付出血的代价,庆幸的是小王还有机会后悔,在往后的工作中还有痛改前非的机会。
而情节二的故事就更让人痛心了:老张是一名资深电工,从业几十年,带了一名徒弟小孙,刚学校毕业。老张一切按经验办事,自认做事万无一失,其实违章操作的毛病不少。小孙有时明知不对却只能按照师傅的意思办事,结果某天工作时,老张让小孙高空作业,小孙发现安全绳破损要更换,被师傅以浪费时间为名训斥,随后老张自己上高空作业,小孙则用老张做好的无插头的线头直插插座做事,线头掉落在扳手上,导致小孙触电身亡,老张发现后一紧张从高处坠落,安全绳因损坏,在急坠时扯断更是没能挽救老张的性命,一老一少双双丢了性命。
几十年的经验,也保不住老张自己的性命,今天平安下班了,只要违章的毛病不改,明天、后天,总有一天丢了性命,这是必然,不出事才是偶然。更何况,年轻的小孙也命丧于老张那“引以为豪”的经验中,不得不让人痛心。老张若活着,想必等待他的也只有是余生无尽的自责和愧疚;小孙要是能选择,他会听师傅的话吗?他会接受跟随这样的师傅吗?最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带过徒弟吗?我们教给徒弟的都是些好习惯好作风吗?如果没有,我们值得人家叫一声师傅吗?
故事情节三:儿子去上班了,头发花白的老母亲在孙女的床前发现了儿子忘记带的安全帽,于是走大老远的路、坐公共汽车辗转好几站终于把安全帽交到了还未上岗的儿子手上。
这篇短故事给人更多的是感动,床上有睡着的小孩,厨房有做早饭的老母亲,家人都健康安在,家庭就是幸福的,清贫和富足无关紧要。老母亲在送帽途中的焦虑和不安深深地刻在脸上,与儿子接过帽子后舒展的笑容产生了鲜明的对比。是啊,完整的家庭是幸福的基础,当我们在工厂努力工作的时候,家人也是时刻牵挂着我们,希望我们能够平平安安回家,而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拒绝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伤害自己、伤害别人,给家庭去挥之不去的痛苦呢?
视频内容播放完毕,工友同事陆续走出会议室,我想,大家都应该带走了很多,回到家也会给他们的亲朋好友讲述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感受,“安全”两个字会更深刻地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上。(祝建锋)
- 大冶尖峰获得首批专利证书 [2020年7月8日]
- 安全生产月专题报道 [2020年7月6日]
- 大冶市青年企业家商会会员参观大冶尖峰 [2020年7月5日]
- 药业公司宣贯办公室系统标准化管理 [2020年7月3日]
- 尖峰名列水泥熟料产能百强 [2020年7月2日]
- 一场特殊的毕业答辩 [2020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