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专家共谋中药饮片产业未来之路

发布日期:2015年11月2日 来源:尖峰报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10月23日,由浙江尖峰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第九届中药饮片创新与发展论坛暨中药饮片国际商务标准研讨会在金华举行。行业相关领导,中药饮片领域的知名专家、企业家近100名代表参加论坛讨论,共谋中药饮片产业发展大计。

  集团公司董事长蒋晓萌代表承办方致辞。他对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感谢和欢迎,并提出,中医中药是我国历经千百年留传至今的文化瑰宝,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健康理念,阴阳循环、平衡和谐的养生哲学,中药饮片行业作为中药行业产业链条中的重要一环,自2010年以来,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生产能力上,都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值。大家齐聚金华,共同探讨中药饮片未来的发展方向,探讨国际化市场条件下中药饮片的出路。只要我们正视现实,开阔视野,付出努力,中国中医药文化一定能够在全世界发扬光大。

  金华市副市长邵国强出席会议并致辞。邵国强介绍了金华生物医药产业的资源优势和发展现状,希望通过本次大会,能够擦出更多智慧创新的火花,结出更多互惠共赢的成果,充分汲取本次论坛带来的创新思路和先进理念,大力发展金华地区的中药饮片产业,加速推动传统中药饮片发展方式转型升级。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副局长任德权从中药材原料生产基地、中药饮片生产现代化、药材流通电子商务化、传统饮片企业规范化、新型饮片炮制标准化等方面阐述了中药饮片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提出中药饮片行业大发展中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本次论坛以专家报告的形式进行。浙江中药研究所所长王志安、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刘张林、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张泽生等来自全国各地的13位专家,分别从中药饮片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中药饮片的开发和创新、中药材的加工炮制工艺规范和质量控制、中药材商品电子交易标准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主题演讲。

  浙江尖峰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於洪建也在论坛上做主题报告。他以“创新型中药饮片研究”为题,从冻干饮片、时尚(新型)饮片、其他直接口服饮片、创新复合饮片等四个方面解读创新饮品的概念,重点介绍了利用“预冻、升华、解析干燥”的冻干技术实现鲜药延续的冻干饮片,和通过对道地药材进行“精选分型、标记正品”实现传统饮片时尚化的时尚(新型)饮片的制备工艺和应用。

  此次论坛也是金华地区第一次举办全国性中药饮片学术研讨会,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中药饮片网、浙江在线、中药材天地网、钱江晚报、金华政务网、金华日报、金华晚报、金华电视台等媒体,以及相关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均对论坛情况进行了报道。(记者  倪颖珍)

================================= 论坛观点 ======================================

任德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副局长)

中药饮片行业在数量发展的基础上必须提升产品品质。中药农业现代化、中药饮片业的现代化,从产业结构、流通模式到产品质量,都离不开质量标准,需要建立完善的适应市场要求的标准。对于新型饮片的创新探索,新型饮片的优点、对比优势等都要有科学的阐述,这样才能立得久,走得远。

邵国强(金华市副市长)

发展医药产业,金华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悠久的历史传统。不仅是浙贝母、白芍和白术等"浙八味"的主要产区,还是国家天然药物产业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医药产业已成为金华市重要的支柱产业,是金华市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企业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未来还会有更大发展。

蒋晓萌(浙江尖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医、中药是我国历经千百年流传至今的文化瑰宝。前不久,发现青蒿素、给众多疟疾患者带来福音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不仅是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次拿到诺贝尔科学奖项,也是中国医学界和中医药成果迄今为止获得的国际最高奖项。这足以证明,古老的中医药文化正在被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新的光彩。

江云(中国中药协会饮片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当前,与日益庞大的中药产业规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药材和饮片抽查不合格率居高不下的现状,这也使中药饮片产业难以走出国门。建立相关的国际商务标准,将会为中药饮片走向国际市场扫清障碍。

 

刘张林(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

中药饮片缺少必要的通用商务标准,有可能给全行业带来危机。因此,组建技术标准委员会,搭建专业性的国际、国内流通的规模化平台,是中药饮片对外发展的当务之急。

赵荣华(云南中医学院中药炮制研究中心主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中药饮片的生产工艺也在不断发生改变。从当前社会生活节奏、方式的变化趋势来看,新型的即食饮片将是中药饮片在未来的重要发展模式。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