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封”在即谈“免疫”
3月24日,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从3月25日零时起,武汉市以外地区解除离鄂通道管控;从4月8日零时起,武汉市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3月25日,武汉第一列“开往春天的地铁”恢复运行。湖北“重启”,武汉“解封”,正式进入倒计时。
此次战“疫”,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痛,也给中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眼下“解封”在即,我们也应当静下心来认真反思,想想怎样才能面对未来种种不确定的突发考验。
作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新晋网红”张文宏医生曾多次表示,“在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出来之前,最有效的药物还是人的免疫力。而现在医护人员做的事是除了帮所有进来治疗的病人,隔离病毒以外,最主要是帮助病人挺过两个礼拜,两个礼拜以后,病人自身的抗体就起来了,医生的工作就是帮助病人度过这个阶段。”
的确,面对新冠病毒的“无差别打击”,有人没事,有人生病;生病的人中,有人顺利痊愈,有人不幸辞世;痊愈的人中,有人好得快,有人好得慢。由年龄、身体素质、卫生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形成的个体免疫力的不同,在这场没有特效药的“战疫”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与生活中的疫情相似,前所未有的长时间经济停摆也给许多企业带来了另一种意义上的疫情。延长假期尚未结束,已经接连有企业在网上发布了破产关门的公告,在生死线上挣扎的更加比比皆是。有专家指出,疫情打破了几乎所有企业的既定工作安排,由此带来的内外环境变化,对很多企业来说可能是个分水岭。
平时在企业运行中,几乎每一个企业管理者都会说,要强内控、降成本、增效益。但在行业、市场发展处于顺境的时候,很多做不到位的东西就会被掩盖。当市场增长不明显或下滑的时候,企业调整靠什么?靠效率,靠布局。同样的事情,比别人做得快、做得早,就会变得主动;不同的事情,提早布局、布局快,就会获得先机。
在危机中,活下去是关键,而能够活下去,其中一个出路就是模式创新,业务模式、商业模式、运营管理模式以及工作模式都需要创新。因为疫情防控需要延迟复工,很多企业启动“新开工”模式,让员工在家、在线、在岗展开工作或学习,帮助员工用新工作模式进入到工作状态。远程在线工作模式不仅解决了企业延迟复工却能保持开工的问题,也提供了大量的员工渴望恢复工作、进入正常生活的一种新可能。
疫情让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完全改变,企业在疫情之前所熟悉的商业模式、业务模式在疫情面前,大部分可能不适合。即便本身就是在线模式的很多企业,也会遇到承受能力、技术能力、快速响应能力、产业链和价值网变化等各种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都需要企业放弃原有模式,去创造新模式。如果企业还在依赖传统模式发展,不做出根本的转变,发展就会受到限制,甚至被淘汰;如果能够快速转变自己,把危机转化为自我变革,和寻求新发展的契机的企业,将会迎来全新的发展。
随着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特效药总有一天会诞生,让我们能够把新冠病毒牢牢地“锁进笼子里”;但对企业来说,未来考验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什么程度来临永远是未知数,治疗企业的病症也永远没有特效药,想顺利度过未来必然存在的种种“疫情”,我们只能不断地“锻炼身体”,提高企业的“免疫力”。(一言)
- 疫情期间三两事 [2020年4月5日]
-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2020年4月4日]
- 金华连锁药店大“体检” [2020年4月3日]
- 英飞凡“落户”新华药店 [2020年3月31日]
- 尖峰制药厂组织模拟灌装培训 [2020年3月29日]
- 盐酸帕罗西汀片通过一致性评价 [2020年3月27日]